高铁过了徐州,无座票的乘客就多起来了。离上海越近,越多。
托高铁的福,初次到闸北。感觉有点儿像北京的,四环外?没想像中管理得那么好,但是比北京还是略好些。至少汽车礼让行人(不让会挨罚),当然小电摩和自行车依然无视交规。
附近没啥像样的商业,老小区比较多,小区停车难和北京没大差别,但是小区外路侧乱停车很少见,大概是真罚钱。晚上路过一个街边餐馆时,门口竟有一个醉汉在踢另一个醉汉,没人看热闹也没人管闲,我绕着走过去了。一路走着,人行道有的也很破旧啊,坑洼比较多。
开车去了趟浦东,某些大型场馆附近停车也是挺乱的。占用人行道停车的也不少。交警把路侧清理得很干净。最后把车停在了滨江停车场,收费真不高。停车场上面是江岸的餐饮街和滨水道、跑步骑行道,餐饮以星巴克蓝蛙什么的西餐居多。
上海司机大多开车还是很规矩,跟车不像北京那么紧,毕竟车道普遍窄,视野会差一点,得给自己留点反应时间。城区不准鸣笛,所以,远光是主要“交流”手段。
咖啡时光后,去正大广场吃午饭,有三层是餐饮,食客以周边打工人为主,过了午休的点儿,商场里就没什么人了。
上海的大院、园区什么的,感觉门禁没有北京那么变态,有事登个记也能开车进去。安保相对比较灵活,不会死掐着你不让进。有的幼儿园也敞着大门,北京大多不敢这么干。
淮海路太长,有种走不到头的感觉。难得的是这么长一条路,一路人气都很旺。让我想起了当年一路小店的东四。当然东四既没这么长也没这么洋。一路洋楼带你走向宋庆龄故居和对面的武康大楼。就是马路太窄,一路不设自行车道,汽车贴着便道路沿石走,离行人真的有点,太,近,了。
常德公寓和康定路那座小楼都是张爱玲故居,不过两者距离差得远。常德公寓是楼下咖楼上住宿的多层商住楼,离淮海路近。康定路小楼是张爱玲出生地,李鸿章的私产,离苏州河近,附近有大片石窟门居民区。小楼原本是花园别墅,现在花园上已经盖起了社区的办公楼。别墅小楼也和社区文化中心合体,有图书馆、居民议事厅、上下四层,完完全全对公众开放:谁都可以走进去,不关门的房间每个都可以进(包括图书馆书库)。当然,书不能借走,只能坐在阅览室里看。就这一点来说,上海的管理还是让北京居民有点羡慕。
康定路附近,随便就能找个公共停车场,不贵,10块就搞定了。依然没什么人敢路侧违停。淮海路上某幼儿园接孩子排长队占一条车道的情形,应该是执法者作了点让步。
新世界城有两个停车场,一个地下的一个立体的。有点儿像崇文门那个新世界嘛。从这儿算南京路的起点,一直走到外滩是1.6公里,感觉这一路繁华得有点虚幻。从王府井大街南口算起,往北走到金鱼胡同也不过1.2公里左右,完全没有这么繁华。当然,考虑到实际商业面积,南京路和王府井可能就不相伯仲了。南京路上不少临街旧楼商铺,上面还是有住户的。我往南京路步行街一侧的暗巷里走了走,只需几步,直接从繁华都市走入了城中村,反差太大。
上海这个城市,或许,藏起来的暗物质多。这点不像北京,大部分时候,明就是明,暗就是暗,从不欺骗大家的眼睛。